回到顶部
《大国兴衰》丛林法则对公平的侧翼进攻(3)
2012-06-12 14:57:18 来源:光明网-阅读频道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唯一的经济职能就是通过货币量的稳定增长而维持物价稳定。只要实现了物价稳定,市场就能自动地实现均衡。政府的干预是不必的,也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市场才是唯一有效的资源配置者。

    如果说凯恩斯提倡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的话,弗里德曼则认为应当把公共产品降低到最低限度,应当大力减少公共开支,大力降低教育、卫生、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他认为很多由政府提供的服务,私人机构会做得更好,应当将许多政府职能私有化,使传统上免费的公共产品变为付费的私人商品。他甚至一度提议用负所得税来代替福利政策。总之,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卫生等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使之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表面上这很公平,人人都能通过付费而获得这些服务,但是,社会中的低收入阶层在这种表面的公平下被排除在外。他提倡以“震荡疗法”推行新自由主义。

    从这种市场万能的理论出发,他提出了如下新自由主义的标准政策药方:

    减少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干预,实施“小政府”。

    削减公共支出,反对福利政策,实行低福利。

    实施私有化,发展私有经济,推动自由市场。

    放弃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转而寻求物价稳定。

    开放金融体系,实现货币的可兑换。

    实行自由贸易,开放外资进入,开放资本市场,退休金私有化。

    他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富裕的唯一道路,是致富的“金马甲”。全世界就只有这一条路(One size fits all)。弗里德曼有没有悬壶济世的雄心我不知道,但是,他的确有不懈推动新自由主义的意志,对此我们将在后面述及。

    就这样,弗里德曼在他的经济学中既避免了与公正和平等发生正面冲突,又实现了把两者都从市场经济中踢出来的战略目的。他在把关于公正和平等的争论转化为效益之争的同时,把公平从那场历史争论中淡化出去;他在把市场经济界定为唯一有效益的经济体系的同时,把一切关于公正和平等的政策干预都否定掉了。

    他就是如此策略地介入了20世纪50—70年代的那一场关于平等和公正的争论。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凯恩斯主义与货币学派的差异在于前者主张财政手段,后者主张货币手段。那是一种误解,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市场是不是永远有效益的,要不要干预市场,要不要社会公正,要不要限制资本的力量,要不要依靠社会的权力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正。

    弗里德曼对政府的经济行为极其厌恶,以至于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也是不必要的。他曾积极倡导废除美联储而代之以保障货币供应稳定增长的数量体系。在他的眼里,任何政府干预都是万恶之源。

    弗里德曼的这种观点影响了不少人。我不知道弗里德曼对政府干预的厌恶源于什么,但是,他的许多学生的言行,似乎是因为厌恶社会公正而厌恶政府干预。

    后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的某些困难和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的无能,市场万能论占了历史的上风,弗里德曼对政府的干预似乎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正是在这个历史前提下,丛林法则终于被开始重新崇拜。

    货币学派信奉市场万能。这种市场万能论推广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自由贸易。没有自由贸易就没有全球化。

[责任编辑:刘畅文化]

热图推荐

WAP版|触屏版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员工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