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一个编辑眼中的荷兰文化

2013-08-14 17:06 来源:商报  我有话说
2013-08-14 17:06:28来源:商报作者:责任编辑:张晓荣

“虽然荷兰是小国,但其实它是出版大国和艺术大国。即便我国一般读者对荷兰文学不以为然,但学术界还是颇重视。”花城出版社译文室主任林宋瑜从2005年开始,就致力于荷兰出版物的引进出版。在她看来,中国的出版界和读者都要向荷兰学习。

林宋瑜在致力于外国文学出版之前,做过多年的文学杂志编辑,后来“逃离”了在她看来乱象丛生的文学圈。许多人知道她做过畅销的养生书,其实她同时也正将关注点和精力放在了看起来小众的荷兰人文类图书的出版。

在200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他们就与首次来华参展的荷兰文学基金会建立联系,并签署了长期合作的协议。此次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他们还将推出诸如荷兰史学家、著名记者黑特·马柯的《在欧洲》、生物学家米达斯·德克斯的《健身狂想曲——非运动生活的幸福》以及心理学教授杜威·德拉埃斯马的《怀旧制造厂》等多部作品,并将举办多场中荷作家对谈活动。

“和荷兰人相比,中国人应反思自己的阅读喜好。我们的畅销书榜上功利性阅读太多;而在荷兰的图书畅销榜上,有更多的知识性作品。在我们看来是学术性的、严肃阅读的作品,在荷兰却是大众读者阅读的。荷兰有私人读者俱乐部、读书会好几百个;作者常与读者们一起讨论,有密切联系。出版社也很重视这一点,所以荷兰模式开始得到别的国家的仿效。比如我们最早引进的《火与文明》和《世界的渊源》,都是荷兰大名鼎鼎的社会学家和医学家写的,在荷兰获得了极大欢迎。象今年我们出版的《在欧洲》这一本,荷兰小小的国家就已经销售了近五十万册。”林宋瑜说。

而荷兰文学基金会的工作态度,也让她咂舌。“荷兰文学基金会作为非赢利的文化机构,他们推荐图书,立足于介绍经典的、有文学与文化价值的作品,从图书品质出发。象伊拉斯谟、赫伊津哈、哈里·莫里斯这些世界著名的荷兰学者、小说家的作品都是荷兰基金会极力推荐的。同时,他们对待翻译非常慎重,并不要求一本书被选定引进就迅速出版,而是希望能找到合适的译者,并在翻译上多打磨。荷兰本身也有很好的翻译传统,出版译文图书比荷兰文图书还多。”

自从接触荷兰文化以后,林宋瑜一直觉得这份工作颇具成长性,从荷兰出版同行那里得到许多启发。她认为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她乐于把荷兰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理念带进中国。“自由即是责任,这恐怕是荷兰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在她看来,荷兰这个民族有很强的包容性,倡导宽容。荷兰人具有开放积极的文学情怀,但荷兰文化中的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包含权利和责任的自由。荷兰人不仅爱读书,平时送礼也会视图书为很好的礼物。“而且荷兰有很多大科学家愿意为大众开讲座,写科普读物,我们引进的图书中有许多就是科学家们为大众写的。而不是一心钻研小圈子的学术;这跟中国完全不同。” 林宋瑜说。

据悉,荷兰文学基金会在中国已经资助出版了百余本作品。而此次借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契机,中国读者也将在诸如梵高等荷兰画家的画作和传记之外,看到更多的当代荷兰的作品。而这种文化交流和学习,正是林宋瑜们在一直努力的事情。商报记者 夜 雨

[责任编辑:张晓荣]

热图推荐

WAP版|触屏版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员工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