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感动中国”人物朱邦月:父爱无声 四十年守护残疾之家

2014-06-24 16:14 来源:新华网  我有话说
2014-06-24 16:14:58来源:新华网作者:责任编辑:张晓荣

   父亲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父亲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在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叫朱邦月。四十年前,他的朋友临终前,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正是由于这一个承诺,他以“守护者”的身份开始了漫长的苦难人生。

  我们以父亲的视角认识他,是因为他的二儿子朱邵华,也就是当时还在腹中的那个孩子,他创作了纪实小说《只想做个好人》和《我的父亲不是生父》,道出了这个全都身有残疾的四口之家遭受的难以想象的磨难,也让人们看到一家人同舟共济,不离不弃的坚实感情。《为爱而来》是取材于这两篇小说的电影,如今也被出版成书,是一部以父亲朱邦月的口吻所写的自传体小说。

  2013年年初,45岁的朱邵华离开了这个世界。今年,在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日子,让我们借着这本书一起来回忆父爱,感受父爱瞬间。

   父亲眼中老大的样子

   老大身体壮实着呢,在他外婆那里爬树掏鸟窝,到小河里抓泥鳅,和同龄孩子打架就没有输过。

  老大是他八岁时我去上海接来读书的,到底不在身边长大,和我们和陌生,刚开始管自己的妈叫“阿姨”,管我叫“叔叔”,把他妈伤心得直流泪,说亏欠这孩子太多了,以后得好好弥补。

   父亲眼中老二的样子

  别人家养孩子就跟养鸡鸭似的,三餐喂饱了就让孩子自己满世界去玩,玩累了就随便找个墙角楼梯趴着呼呼睡,醒了再去玩,饿了就回家吃冷饭剩菜;我们家这小子吃热饭热菜还生病,冷饭剩菜那还不得要他命,衣服穿少了感冒穿多了也感冒,真不知道给他穿多少才合适,那日子真是过得让人提心吊胆的。

  这孩子不生病的时候又特别讨人喜欢,嘴巴甜得抹了蜜似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逮谁就叔叔阿姨大爷大娘叫个不停跟人套近乎,幸好那时没人贩子,不然早给人拐去卖了。

   儿子咿呀学语时——

   他最早说话是在食堂,说的话是什么?呵,我不说出来人还真猜不着。

  那时他已经十一个月大了,我抱着他去食堂买饭,那时候买饭是定时间定量供应,早去了人不卖去晚了买不着,要想买点好菜都得提前去排队,时间到了宣传队的同志走到窗口前吹口哨喊口号,排队的人也跟着对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喊口号,然后才开始卖饭。排队无聊就互相说话、逗孩子解闷,孩子开始说话不一般都是喊“爸爸”、“妈妈”吗,一些爱闹的单身汉看人抱孩子排队的是女同志就指着自己让孩子喊“爸爸”,看人抱孩子买饭的是男同志就指着旁边女的让孩子喊“妈妈”,或者说些脏话——有学问的管那叫“国骂”,对吧,让孩子学,孩子小不懂事多半要上当,边上的人都跟着乐。

  可这一套在老顾他家二小子这行不通,他好像知道那些是让人占便宜的事,他不说,只管对人吐舌头翻白眼扮鬼脸。那人逗他好些天也没成,气馁了就说:“老顾他家的孩子说话都迟。”呵,这话孩子听了不服气,当场就开口了,使劲扯着脖子喊,人一听,全乐了。孩子喊什么?喊“万寿无疆,打倒XXX”,都是口号闹的。人都挺奇怪的,这么大的孩子就算说话也一般是嘣一个字两个字,这孩子怎么一开口就是一句?连卖饭的大师傅都听见了,我打饭时大师傅笑着说:“这XXX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坏事,这么丁点屁大的孩子都要打倒他。”把我给臊的,端了饭就跑,连饭菜票都忘了给。

   孩子生病确诊时——

  晚上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心想这老天爷到底怎么回事,两个孩子你让一个孩子生病多少还给人留点安慰,现在两个孩子都病你让人这日子怎么过?老二得病我还有些心理准备,毕竟他从出生到现在三天两天就病怏怏的抱着药罐子,可老大不能呀,老大身体壮实着呢,在他外婆那里爬树掏鸟窝,到小河里抓泥鳅,和同龄孩子打架就没有输过,怎么看也不像会得这病的样子呀。可也不可能那么多家医院都弄错吧?唉,想得我头都快爆炸了,算了也不想那么多了,明天还是带孩子上医院看看怎么治,虽然孩子舅舅说医生说这病现在还没法治。

[责任编辑:张晓荣]

热图推荐

WAP版|触屏版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员工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